top of page
逢甲大學音樂劇舞台劇場
緣起─夢的起點
在2016年九月,由劇場藝術總監鄭月妹老師提出了一個以「音樂舞台劇 」公演與藝科技教學大整合的舞台教育概念,實際執行內容涵蓋了「表演藝術」、「舞台設計」、「行銷管理」、「藝術與科技」等四大面向,經由CDIO構思與設計(Design)具體實施(Implement)與操作(Operate)跨領域整合教學,強調「實作」及「做中學」打破原班級授課的傳統教學模式,建構「串門子」學習的可能,強調全面的跨科系整合校內科技和藝術相關專業課程,劇團的教育宗旨在於透過跨領域整合多元的藝術與科技學習,為表演藝術提供一個新風貌與學習平台。執行項目包括 : 劇本編寫、歌曲創作、表演訓練、演唱訓練、舞蹈訓練、舞台設計、服裝化妝、道具製作、多媒體投影、3D建模動畫、AR擴增實境設計、影音系統播放、APP程式設計、GPS定位系統規劃、燈光音響特效、品牌形象設計與策展行銷、5G數位資訊素養及藝術創造力課程等,全由約20老位師帶領超過300多位學生實際共同製作。
發展─分享愛與生命的價值
劇團的理念在於透過表演藝術分享愛與生命的價值,同時,突破傳統表演藝術教育人才栽培的侷限, 用「舞台」製作經驗,啟動人內在的活泉轉動生命, 關懷生命,開發創造力。自106年推出的「覺醒的天國」、107年「相約在妹克窪」、108年「上帝的眼淚」,109年「流浪漂泊的白馬」,每一部劇皆以關懷生命議題為宗旨。逢甲大學音樂舞台生命劇場將以突破傳統、創意、創新實作,展現「舞台」的魅力,不斷繼續發展舞台表演藝術與科技整合的可能,並推動跨界共融且具產業創新的教育價值與意義。
未來藝術教育的核心價值,不可能侷限於一門單獨的藝術或藝術相關領域課程就能養成的,以「藝術」統整社會人文學科、自然學科或是數位科技以及相關的人工智慧是必然的趨勢,據此,希望能由下而上漸漸扎實並有效地將以藝術美感、表演活化教學的理念貫徹培育具跨領域整合能力的未來有創意的博雅全人才。
歷程─築起完整的「逢甲大學音樂舞台生命劇場」
「逢甲大學音樂舞台生命劇場」建構了完整的合作團隊組織架構,一起執行策略,同時建構了官方網站、社群網站,由學生自主團隊管理,組成採訪小組將製作與精彩內容,即時在網路平台上報導推廣,一年一年傳承接棒,將生命教育與舞台藝術的理念傳遞出去。自2016學年起「逢甲大學音樂舞台生命劇場」成功推出四齣原創音樂舞台劇,每年於下學期舉辦1~3場大型製作與公演,公演之原創音樂劇記錄如下:
2017《覺醒的天國》
於逢甲大學啟垣廳、南華大學演藝廳,共公演3場。
2018《相約在妹克窪》
於逢甲大學啟垣廳、台中教育大學寶成廳,共公演2場。
2019《上帝的眼淚》
於逢甲大學啟垣廳、台中教育大學寶成廳,共公演2場。
2020「Art Can Heal -逢甲大學互動光雕音樂會」
於逢甲大學圖書館前廣場,公演1場。
2021《流浪漂泊的白馬》
於臺中國家歌劇院、逢甲大學啟垣廳,共公演2場
於公共空間提供AR互動科技導聆與觀眾互動。
2022「第10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
劇團藝術總監 鄭月妹老師獲教學獎最高榮譽「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鄭老師所主持的「逢甲大學音樂舞台生命劇場」,成功統整了「舞台教育」、「藝術與科技教育」、與「生命教育」,由下而上漸漸扎實並有效地將逢甲大學原本以工商學院教學為主的校園,帶來許多藝術美感教育改革之教學成果與實踐。
2023《天河神水》
於台中中山堂,公演1場。
組織職掌
逢甲大學音樂舞台生命劇場
製作人│翟本瑞主任
顧問│尤惠貞老師
藝術總監│鄭月妹老師
表演藝術
劇場實務設計
藝術與科技
行銷與管理
陳思照
老師
歌 唱
李舒亭
老師
編劇、戲劇
陳芍安老師
編 曲
張桂杰老師
原 著
何姿瑩老師
舞 蹈
廖敏君老師
服 裝
林雅芬老師
服 裝
鄭月妹老師
服 裝
周郁森老師
舞 台
蘇曉青老師
舞 台
耿晧剛老師
道 具
林幸宜
老師
化妝束髮
廖惇根
老師
音效、燈光、投影
鄭月妹老師
概念設計
吳振宇老師
攝影導播、線上直播
葉宗軒老師
紀錄片微電影
顏貽祥老師
肢體感測、
AI人工智慧
賴羿安
老師
3D動畫
蘇曉青老師
多媒體動畫
蔡馨雅老師
多媒體動畫
顏貽祥老師
AI
互動辨識
雅匠
科技公司
AR技術、定位整合
張瓊月
老師
NFT
網路宣傳
李俊諺
老師
攝影錄影
何晉瑋老師
行銷售票
鄭月妹老師
平面視覺
林于芳助理
行政聯繫
張梅英老師
接待服務
劇團亮點特色與目標

以「逢甲大學音樂舞台生命劇場」作為「藝術」與「科技」課程整合共學實作環境。

提供蘊含更多創意啟發的5G視覺之「藝術與科技」課程給工商科學生學習。

擴大強化科技與藝術人才培育與技術的傳承,整合科技企業與機構帶入專業真實實作的經驗。

建構逢甲大學音樂舞台生命劇場跨域整合教學與教育模組,以利更寬廣的跨校跨域整合共學之交流推廣。

成立教師成長社團,交流教學經驗,擴大逢甲大學校園中教師跨領域合作教學機會。

完成5部逢甲大學原創音樂舞台劇本、有聲製作之出版出版發行。

每年定期執行逢甲大學原創劇之大型公演。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