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恭賀鄭月妹老師榮獲110年第8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

  • fcutheater
  • 2022年2月2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2年5月24日

隨著科技技術與5G網路的快速發展,台灣的藝文環境逐漸走向跨領域、複合媒材為主流的科技藝術。逢甲大學以工商為本,人文社會領域的發展雖漸臻成熟,然而因為沒有藝術相關科系,一直以來在校園推廣藝文活動時總有窒礙。2016年,鄭月妹老師受邀開始於逢甲通識中心與建築專業學院任教,鄭老師作為國際知名的水墨畫家,其個人創作不僅跨域學科領域的限制,結合眾多新興科技與心理學之應用,作品所展現出的跨文化國際關懷視野更顯鄭老師在藝文領域決心與態度。鄭老師立志在逢甲校園拓廣藝術發展,以「創.藝.術」與「逢甲大學音樂舞台生命劇場」做為出發點,並帶來芬蘭大學的「串門子」教學方法,徹底打破了台灣傳統大學的授課框架,讓逢甲師生開始接觸到科技藝術並擁有實務應用的機會,也使校園開始有藝術氛圍的浸養。



同年,鄭老師勇敢地在沒有任何藝術相關科系的逢甲籌組劇團,在資源缺稀的情況下堅持每年製作一部原創音樂劇並公開盛大演出。以「舞台教育」為創作核心的製作課程不斷地精進修整,其應用之CDIO教學模組讓不同領域的師生能夠統合協作、相互運用實務操作的成果,甚至達到了20多位老師、300多位學生同時參與製作的規模。劇團發展至今已在逢甲大學啟垣廳、中教大寶成廳等校內外大型演藝廳演出,2020年《流浪漂泊的白馬》於台中國家歌劇院上演更造成轟動,活用A/VR科技進行展演與宣傳的過程與前往國際級演藝廳實作的經驗,不僅讓參與製作的學生有了永生難忘的體驗,更是劇團籌備演出至今的重要里程碑。




而鄭老師的藝術教育除了正式課程之外,其致力推展的「創.藝.術」工作坊更是走出教室、實作運用的一項重大成果。「創.藝.術」工作坊每年皆推出創意微學分課程,並在學期中經由師生協作一起妝點校園角落,讓逢甲校園變得繽紛多彩,也讓學生獲得從發想、設計到裝設裝置藝術的寶貴經驗。



時至2021年,鄭老師從未停下發展藝術教育的步伐,多年來的教育成果更榮獲110年第8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的肯定,此獎項主要嘉勉對藝術教育扎根與推展有具體貢獻的團體與個人,表揚他們在藝術教育的追求與奉獻。2022年將在中山堂演出的第五部原創音樂劇《天河神水》正在製作中,而作為藝術總監的鄭老師仍舊秉持溫暖的初心,持續以藝術教育的力量影響正處於人生重要階段的學生們,突破傳統教育的限制與困境,不畏風雨,砥礪前行。






 
 
 

댓글


  • 未命名-1_工作區域 1_工作區域 1
  • 未命名-1_工作區域 1 複本 2
  • 未命名-1_工作區域 1 複本

40724 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 100 號 忠勤樓5F建築專業學院辦公室

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專案助理林于芳小姐 (04)2451-7250 分機 3341
 
fcutheather@gmail.com

bottom of page